亚洲通

图片

亚洲通

图片
登录 智能问答 长者版 移动版

黄岭西村

日期:2024-02-19 10:31 来源:亚洲通:斋堂镇

分享代码_亚洲通

亚洲通

图片

字号:


村名黄岭西所属乡镇亚洲通:斋堂镇。

所在方位位于镇域西北沟内,东距镇府5公里,在109国道85公里处往北,沿川底下公路,至青龙涧口,有油路2公里至村。村东邻双石头,北与川底下、柏峪交界,西与清水分界,南与高铺相接,东经115°38′25",北纬39°58′19"处。

村委会处海拔595米。

村域面积9.74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285亩林地12111亩,

现有人口138户,370口人。

土壤山地淋溶褐地,土层不均,多砾石。

遂有“斋堂黄岭西,古村山后藏”之说。村落呈凤爪形,由上涧、下涧、西涧组成,村落面积6万平方米。

植被以杨柳、核桃、山杏为主,山间以刺槐、木兰、山荆灌丛为主。

主要产业属弱水区,多栽植耐旱树种,已有花椒基地200多亩,注册了“黄岭西”牌花椒。旧时以采煤为主业,2002年已停止开采。2004年全市实行生态林管护,村设生态林管护员39名。

主要特产花椒

黄岭西的花椒远近闻名。一进该村地界,就能闻到花椒香,

花椒,浑身是宝,用途广泛。果实含挥发油,用于调味料,亦供药用:性热,味辛,功能温中止痛,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吐泻及蛔虫病等;种子称“椒目”,能行水消肿;籽可榨油,渣料是高级有机肥料;其木制作拐棍,活血化瘀;其叶,以面糊粘之,用油炸,称“炸花椒芽”与“炸香椿鱼”比美;秋季淹酸菜,放入适量青花椒及其叶,既不生虫,又能调味;贮存的粮食里放一包花椒,一夏也不会生虫。

黄岭西的土壤和气候,适于花椒生长,质量上乘。该村已发展二百亩花椒基地,注册为“黄岭西牌花椒”。

水源状况该村古用井水,现有400多米深井1眼,水质优良,比较充沛,自来水已经入户。

村落形成的历史及姓氏传承

村落形成

黄岭西属于坟户村。据传,黄岭西的曹王两姓系姑表兄弟,曾共同寄斋堂贾氏篱下,自愿到斋堂贾家祖坟地黄岭之西守墓、垦荒并挖煤,二人成家立业,繁衍成村。当在明朝万历年间之后至清初期间成村,最少已有300多年历史。

主要姓氏

曹、王二姓先祖自斋堂来此垦荒种地逐渐成村,至今仍是。据统计,曹姓62户,王姓49户,其余16个姓氏共计22户。

黄岭西曹姓老坟在西斋堂狼窝港。曹姓系由斋堂来黄岭西种地发展而来。据曹有科家谱记载,其支辈分排字为:

金、明、录、显、玉、有、殿、永、丰、淑。

黄岭西王姓亦是从斋堂村而来。据王振武家谱记载,其支辈分排字为:

景、延、字、玉、英、德、全、林、希、克、振、惠。

此为上王家,下王家,后五字稍有不同,其字为:

甫、占、克、振、惠。

黄岭西的曹姓,来自斋堂,流向了田寺、罗斑、白虎头、椴木沟,还有妙峰山的桃园。双石头王姓是从黄岭西村迁去的。

文物古迹

寺庙

黄岭西有山神庙、九龙庙、五道庙、龙王庙均已废毁;清代的菩萨庙及清光绪元年重修过的清泰寺尚有殿堂;清代光绪年间重修的灵泉庵就在村委会旁,山门、正殿以及南厢房基本完好,是独县特色的山村庙宇,尤其庙内石雕,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间宅院的巧妙结合。

1、灵泉庵

俗称北庵,位于黄岭西村北隅,创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修。解放后改作小学校,现存殿堂,损坏严重,十分破旧,已无神像。

庙坐东朝西,背靠山,面朝大街,为一进三合院,规模不大,前有山门一座,门额曰“灵泉庵”。门前左右两侧墙腿石上各雕有一尊护法金刚,顶盔贯甲,手持降魔杵,脚踏祥云,形像十分威武。院内正殿三间,面阔9米,进深6米,硬山调大脊,两端有砖雕鸱吻。合瓦顶,排山勾墙,六檩五架梁,彻上明造。六抹方格门。二抹方格窗。佛像全无。戗檐为砖雕“鹿鹤同春”,墙腿石雕佛门宝相花,其上为“福到眼前”。据村民讲,正殿原来供奉菩萨,共有三尊佛像,为女像,疑为观音。正殿右则有耳房一间。

南配殿两间,村民说是马王殿。北侧有房四间,是拆除正殿左侧耳房和北配殿后,另盖的,为教学之用,为民房式样。

庙名为“灵泉庵”,原来在殿后崖根处应当有一股泉水。黄岭西村缺水,被称为“干巴黄岭西”,因而水源是极其宝贵的,这里有一股泉水,无疑就成了天赐的生命之水,故而建灵泉庵,以答谢上苍。菩萨是村民的保护神,故而供奉在正殿。黄岭西原有斋堂通往柏峪和清水的两条古道。该村盛产煤炭,主要供应附近各村,运输主要靠驴骡驮运。南配殿供奉马王是为了祈祝驴骡强壮,运输顺利,这显然与历史上的村中经济有关。

2、菩萨庙

在西涧路南,为菩萨庙和龙王庙两座庙宇,左右相连,现仅存遗迹,有殿房三间,破损严重,其余均为断壁残垣,形制难辩。这里在解放后曾用作学校,后来住过挖电缆沟的解放军。

3、其它:黄岭西村原来还学有五道庙,九龙庙、山神庙,现均已不存。村西北8里处有清泰寺,俗称柏峪寺,也仅存遗迹。

黄岭西古道

古道村外有通往斋堂、清水、柏峪的3条古道。

一、黄岭西东路

黄岭西东去斋堂镇的古道,在今天盘山公路的南面,翻过一个山垵口下去进村。此路可行牲驮(据说还有一条抄近的小路,只可人行)。经双石头来往于斋堂和柏峪的牲驮走的就是黄岭西这条路,黄岭西产的煤及其它山货亦须经这条路运出。

二、黄岭西西路

黄岭西与下清水之间有一条山路,从西涧出村,沿西南方向,约二里多沟谷路,再翻山下岭,一路向东再向南走山沟至下清水村东;一路向南、再向西、再向南至下清水。东边这条路出口处东南即达摩沟口,是连接黄岭西与达摩庄的通道;西边这条路直达下清水村,并可向西北连接黄岭西北道至梁家庄的山道。

三、黄岭西北路

这条路从上涧北出村,后分为两路,一路向西,左盘右转,至大北沟,再向南至清水。向北经梁家庄、李家庄至燕家台,一路向北经柏峪寺至柏峪村。此路在地形图上没有,但却是连接斋堂与柏峪之间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古道。

此路有两处看点。

地质奇观——空山

空山是一座地壳剧烈活动造就的一座石质山体,顶部平平,但又有很多不规则裂缝。裂缝上小下大,故称空山,上部狭窄可夹住一头牛或骡、马而不至坠落到底,下部较宽可供牺牲驮穿行,各裂缝相通,入内如进迷宫,抬头仰望,天如一线,多条一线天构成一面“天网”。这种地质地貌,世所罕见。

柏林古刹――柏峪寺

这里原来天然柏树极多,故名柏峪,如今大片的成材柏树早已都被砍伐了,

古桥

黄岭西是建于山沟的古村,为防止水大时进入民房,沟两侧砌有沟墙,村民从桥上往来。村里原有三座石砌拱桥,今存一座,可为见证。

上涧桥,仍存。桥上连接住户,桥下入沟进山;下涧桥,两端墩基墙仍依稀可辩;村中间桥,在村内两涧会合的地方,最大,只是今已见不到踪影。

古宅院108处,石砌街道1000米余,精制石鼓、石墩3对,旧时器物家家皆存。

两涧相会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五间房的后墙,黑灰瓦顶,一尺多高的清水脊分为三段,两个相接的部位各有一个大字“康”、“宁”两个字。

上涧方向有一户几进四合院。

其特色为四面房屋均为三间、院内四角皆有耳房。抗日战争期间,王朝仪“虎口脱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古树

一株巨大的栾树(俗称木兰子树、灯笼树),高近20米,茎粗约1米,根部露出地面,围茎约有2米,北京市二级古树。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在华北地区见到的最大的栾树,堪称“木兰子之王”。

市二级古槐一株。

黄岭西村八看点

山村民居

千米曲径石块铺就,山村民居耸立两旁。墙壁里出外进,巧用空间。山墙上的太极图,邻街面的板大门,对门口的影壁墙,翘起的房脊,联脊的砖雕,高低错落的宅院和歪邪透出的门窗以及三合、四合、套院,构成了一幅幅山居图,名副其实的移步易景。

木兰树王

上涧北坡,贾秀才坟旁,一米多粗、二十多米高的木兰子树,学名栾树,华北罕见,堪称“木兰树王”。枝繁叶茂的树冠,由青变黄的树挂,黑珍珠般的木兰子项链,勤俭持家无一懒子的谐音树名让你不得不去瞻仰。

北庵石雕

村内北涧尽头,有庙曰“灵泉庵”,位于村北,俗呼“北庵”。山门、大殿,配殿厢房皆有。尤为巧妙的是,将寺庙建筑与民居手法融为一体:地块小,没有天王殿,将护法金刚刻于山门的门腿条石上;大殿戗沿砖是普通民宅的“鹤鹿同春”的砖雕;下部墙腿石上的横石雕以“福到眼前”;腿石则雕着佛教的宝相花。是佛教文化与山村建筑的巧妙融合。

山字梯田

黄岭西村,地无大块,环顾四周,层层梯田。“一亩十三堰,地块组成山。越往上越小,数数数不全。拿起草帽走,帽下是一堰。”村内几百亩地皆由众多13堰组成。如此梯田,斋堂少有,京郊难寻。真可谓“关窗掩此景,开门见春田。”

漫山古柏

沿黄岭西北进柏峪涧,有庵曰柏峪寺;北行则是柏峪、柏峪台诸村,此等名称皆由漫山古柏而得。就在那柏峪寺(此乃俗称,庙称清泰寺)旁,一楼粗的柏树比比皆是,有自然生长,而半坡上的树群似是人工造就。据说,这还是经过明代修筑宫殿和清代伐柏碾香之后留下的古柏群落。一睹漫山古柏,定会终生难忘。

花椒飘香

人怕上万,树怕成片。黄岭西村,不论是院中,道旁,山上,田间,处处有花椒。花椒之树,耐旱易活;花椒之果,亦食亦药。采摘时节,人未进村,先闻飘香。青椒泡菜,红椒调味,乐在亲手制作,亲手采摘。

“画眉石”窑

《宛署杂记》所载“画眉石”,为金代宫女描眉之品。“黑色而性不坚,磨之如墨,拾之染指。”就是黄岭西等处所产的“青煤”,百姓俗称为“青灰”。“青灰”含油,旧时画眉,后来刷墙刷瓦,不仅青堂瓦舍,古朴典雅,而且吃进不漏。据说,胡耀邦任总书记时,十分关心各地的发展,看了《宛署杂记》这一段,立即由市委转给亚洲通:委书记一个纸条,查找画眉石,成为一段佳话。如今虽不再用画眉,参观其窑,增加知识,亦为新的热点之一。

写生画苑

综合上述诸多看点,加上南面的“连山佛”、三条“明清古道”以及“灵泉圣水”等古老的传说,这里便成了影视基地,写生画苑。中央戏曲学院已有60名师生在此写生。莫道山村没什吗,保护利用价值大。一要有人二有钱,还要科学来规划。

黄岭西村的村戏

黄岭西村有《山梆子》、《蹦蹦戏》两个戏种,直到解放初期村中的老艺人还登台唱戏。到目前村中还有王希礼、曹殿平、刘志兰、大亮、宋良芹等五个人。他们唱的山梆子主要剧目有:打金枝、骂殿、牧羊圈、大保国、打鱼殺家等。他们还唱了不少蹦蹦戏,主要剧目是:王大娘钉缸、小女婿,还有血泪仇、没法办等现代题材的剧目。

从戏班子的道具、文武场来看最少也在清中期就有了唱戏的习俗。他们的武场有:锣、鼓、镲、云锣、挂板等。文场有:二胡、秦琴、笛子、板胡等。道具齐全有:蟒袍、花靠、小旦衣、盔头、髯口等。

村中一直没有建过戏台,逢年过节就临时搭台唱戏,十里八村的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回来乐和一场。村中有顺口溜:黄岭西的戏,不用看,头宿黑家大登殿;汉子唱,媳妇瞧,孩子边上挖窑窑。

黄岭西的庙会应属当时的“天仙会”。开始庙会有很多幡旗、也要抬“娘娘架”,各家都要拿出一定资金,置办贡品,走会完毕每人都会得到一定数量的酬劳和供品。走会的方向地点主要是到观音庙(娘娘庙)上香,做法事,结束后就要开戏庆祝了,到目前了解此事的老人不多了。

(谭怀孟)

黄岭西祈雨习俗

黄岭西村是当地有名的“干巴村”,有“分水顺口溜”为证:爷们儿一桶(木桶)娘们儿一艄,出嫁的姑娘该不着,新娶的媳妇两大瓢。所以祈雨成了村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尤其是在干旱严重的情况下村中有“取水”的习惯,村中的主要人员敲锣打鼓,抬上“娘娘架”浩浩荡荡直奔清泰寺的龙王巷子的灵泉(山泉)奏乐跪拜,先给“娘娘”洗脸,再摆上供品猪头、羊腿、锅饼匣子、烧香念佛,再用一个盛水的葫芦放入灵泉中让他自然灌水,一个内部空荡的葫芦瓢在水面上,是很不容易灌上水的,为了表示虔诚,众人只得跪拜久等,直到灌满为止,有时灌不满就说明就是下雨,雨量也不大,但总比无雨要好得多。带上取来的水,返回到村中把水一古脑倒入村中的古井之中,这场“取水”祈雨活动到此结束。有时还真灵验,上午“取水”,下午就会来场大雨,为了答谢天庭,还要分供果猪羊肉等,马上召集村民拿出各家的木头、木板、苇席等开始搭台唱戏庆贺一番。有些认真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带上供品,到观音庙上香,也是答谢的一种方式。

黄岭西的鞍子匠

在过去的年月里的交通运输,不管是“茶马古道”还是“丝绸之路”都离不开驼队与牲口,在北京西山古道上主要靠的是马、驴、骡为主要交通工具,因此也产生了一个特殊行业,叫“鞍子匠”。在当地也叫“插鞍子的”,就连当兵打仗的马鞍都离不开他们。

黄岭西著名的鞍子匠王甫举,是上下五邻村人所共知的,直到在一次当掌鞭的驮着煤去怀来经过黄草梁时,天气太冷,在零下30度情况下,一个牲口转鞍,(向一边侧翻)绑牲口驮子时将左手冻坏,回家后掉下了四个手指,再也不能施展其手艺。

插鞍子有一套严格的要求。插鞍子首先要选择弓形的木料,以弓形的粗树根为最好,主要用料以榆木、桦木等有韧性的木质为上选,把选好的弓形木料锯成弓形板子这叫“鞍桥”,再将鞍桥内侧按着牲口体型摹画出大小、宽窄、前桥、后桥,叫“口面”,在鞍桥的内侧作成阳隼,选择较软的木板凿成阴槽,叫:“鞍板”,和鞍桥的阳隼相扣,一个简易的牲口鞍子就有了雏形,这也是马鞍的主要支架部分。因牲口生就一副高高的脊梁骨,所以在鞍桥的内侧正中,要挖好拱形“脊桥”,也叫“内桥”,这几部分已经修饰完备,就要加上“鞍梁子”,鞍梁子需要用“四棱虎头钉”从两边的鞍桥钉入,因为原木钉会使“鞍梁子”滚动,从而造成牲口转鞍,(向一边侧翻)所以就要用四棱形铁钉,到此牲口总不能扣一个木头夹子,还要有上下铺垫,也就是在鞍子下面垫上用羊毛轧的毡垫,叫:“牲口騠”主要为的是保护牲口的皮肉免受磨损,俗称“鞍疮”。在鞍子上面的叫“鞍子垫”,主要作用是保护牲畜鑾佩和所驮物品免遭伤害,更重要的是保护人员的安全乘骑。

鞍子要固定在牲口背上,还要有相应的“鞍辔”。鞍辔还要由前后肚带和肚子系牢、前胸袢子与脖子拴紧、后騠三角也叫搭子,紧扣在臀部、后騠轴根控制货物向前猛拥,这几样什物都与马鞍子相连,紧紧的环扣在牲口身上任它尥蹶子、高抬头、还是撒欢、惊跳、上陡坡,下山沟都会稳稳当当,鞍子匠对这些鞍辔的安装都有一定的固定位置,绝不能有丝毫马虎,都要有“三环八孔”,三环是在鞍桥上安装,前面鞍桥两个,后面鞍桥正中一个。前面两个环子,主要作用是固定前胸袢子,和筒子串铃及响器的;后一个环子主要控制后臀搭子和轴根高低用的,有钱的人家在后臀上也会安装铜铃响器。

除以上驼驮的牲口鞍子外,还有马鞍、车辕鞍子,牛鞍子均属小鞍之类,小鞍子,鞍桥厚重,只有两个坚硬的鞍板,其中道理基本相同,只是举一反三,以此类推而已。

总之,鞍子匠需要懂得很多管理牲口能力和知识,最主要的是要懂得牲口的体形,就如同人的制衣裁缝,一定要量体裁衣,根据体型,度量鞍桥、鞍板、鞍辔、饰物的长短大小,根据牲口的力气配制用材好坏,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鞍子匠”。

传说与故事

黄岭西的顽童神医

黄岭西有句传言“穿屁帘的孩子能治病”。说起黄岭西的乡村医生就属曹玉旺、曹有长了。曹玉旺,主攻中医,以出偏方为主,即便宜又能治病,拿手的是“出一刀”和“化毒膏”,平常不管是谁,随叫随到,深受百姓爱戴。曹有常中医世家门里出身,父,曹玉泉;叔曹玉斌,弟曹有库,曹有库之子曹殿龙是军医。曹有库从11岁随父行医,曾在口外行医时,碰上一家因为是女性难产出殡的,曹玉泉心知肚明,不敢说出口,但曹有库是个孩子信口说出:爹!你看,抬着棺材出殡的,这个人没死,应当还活着!父亲答:莫要多事!走路吧!有库忙说:棺材外还淌着血,必定有命在!父亲说:行医在外不得胡说!就在此时被抬棺材的家人听到,上前问道:既有此事,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坚决要求救治,父子无奈,只得回答:医术不高,难免打搅。其家人说:“一旦有事我家自己负责”,这才打开棺材,一看,装裹齐全,甚难以动手,家人上前打开装殓,经过曹有库看后,先给死者口中塞了一粒药丸,又在死者肚脐部位扎了一针后,就看见死者开始吐纳,气息渐缓,逐渐醒来,药丸咽下,却原来一粒保胎药,所扎一针是因为要生产小孩时,孩子的一只手,抓住母亲体内一部位,使母亲窒息难缓,这一针正好插进了孩子的合谷血位,孩子一松手,大人醒来,孩子也就生下来了,母子得救。

清泰寺的由来

黄岭西向西北的山水之间有一个“清泰寺”,俗称柏峪寺。该寺坐北朝南,背靠北星湖,位于伸出的山涧平台之上,海拔790米,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在四周苍翠的古柏环绕之中,有“甲”字形庙宇,面积约1200平米,东北有龙王庙巷子和永不枯竭的“灵泉”之水,在这现今远离喧嚣的城市,矗立在苍松翠柏之中的这座古庙也有它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村中老人讲,在明代有一个战功显赫的徐泰将军,自恃功高,不满朝廷的封赏,在朝堂之上顶撞皇上,犯下欺君之罪,经过多人讲情才免去死罪,流放在黄岭西的深山之中,责令其出家当了和尚,并为其建了一座寺庙,命名“清泰寺”。徐泰将军倒也知趣,久居深山中,闲来无事就在周边山上广植柏树,直到如今在柏峪寺的周边古柏遮日,成了一道少见的风景线。

也有人说,清泰寺又叫“范蠡庙”。话说范蠡随勾践被掠在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范蠡不愿意看见自己的主子受此大难,更不愿意为吴国办事、修建宫殿、带兵打仗,就只身逃入北方深山,自己化缘建成了一座庙宇,起名《清泰》寺,内中涵概着“清新等待时机,泰然处之”之意,并广植树木,直到勾践派人来请他出山,乔装回国,练起兵马,大败吴国,重立大业。(谭怀孟)

灵泉洗目的由来

黄岭西王克进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尼姑得了眼病,欲到妙峰山烧香,求眼光娘娘疹治。路径黄岭西的清泰寺(柏峪寺),进庙求得一饭。方丈一看这个女弟子,眼病害得不轻,很是同情,心想似这等眼力不济,何时能到金顶妙峰?便凭着多年的经验说道:“何不用本寺旁边的灵泉洗上一洗,或许能够减轻你的痛苦!”女尼见师父一片真诚,便暂时住了下来。每天清早打来一盆灵泉之水,每日三次洗眼。刚洗几次,只觉得两眼发热,似病加重。方丈一看说道:“阿弥陀佛,吾弟子有救矣!”俗话说,通则不痛,这眼病也是此理,用灵泉之水洗后,两眼发热,说明病灶变通。女尼在该寺洗眼数日,果然眼明如初。从此,灵泉洗目能治眼痛的消息,不胫而走。周围村上之人得了眼病,都来灵泉取水洗目,既方便,又省钱。解放前后,黄岭西人生了小孩,还到柏峪寺的灵泉取水洗目泥!

一亩十三堰的传说

黄岭西村曹清华说,黄岭西原来只有两块地:一块是斋堂贾秀才家的;一块是柏峪寺的。现在村里四周的梯田,是开始来黄岭西开山坡地的那个姓曹的和姓王的表兄弟一镐一镐开出来的。地块小,下堰耕地,上堰点籽,耕牛转不开身,时有掉进下堰地的事发生。相传还有个“一亩十三堰”的传说。

一个下乡干部,来黄岭西蹲点,工作很细,什么都往笔记本上记。一次他问老曹:“你家那山巷子地有多少地块?”老曹说:“一亩十三堰。”于是,下乡干部便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上巷头,是十二堰。不对,再数一遍,从上巷往下数,也是十二堰。又数了一遍,还是十二堰。数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数了,黄岭西的地块小,数不清。”然后从地上拿起草帽准备回家。细心的下乡干部有了重大的发现,大声说道:“原来这草帽底下还压着一堰地哩!”

九龙庙一夜迁走的传说

相传黄岭西村的风水是请阴阳先生看过的,叫做“九龙朝一凤。”南坡有九个山包,那就是“九龙”;村东的山包就是那“一凤”,山顶上的那株老柏树就是凤冠。南山上原来有一个小庙,叫“九龙庙”。由于人们老是挖煤,把水都挖跑了,所以成了“干巴黄岭西。”奇怪的是,随着地下水的减少,忽然在一夜之间,山上的九龙庙也不见了!跑口外的人回来说:“咱们村的九龙庙迁到河北涞水野三坡去了!不信你看去,那里的九龙庙和黄岭西原来的九龙庙一模一样,只是一样不同,黄岭西原来的九龙庙是坐南朝北,而那里是座西朝东,一直望着黄岭西,没有忘记它们的故居”。那个地方就是如今的九龙镇。随着煤窑的停采,山场的养护,九龙朝凤的和谐场面又要到来了。

革命斗争

昌宛子弟兵团的成立

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就平西主力部队而言也受到了一定损失。紧接着敌“报复扫荡”开始,更显兵力不足。为补充兵力,迎接更残酷的斗争,冀热察区党委从1940年10月反“扫荡”开始便发出了号召,布置了扩军任务。平西各县按着上级部署,采取集中一些模范队、青抗先作为扩军基础,有的以成立“子弟兵团”为号召,有的以成立“复仇队”为号召进行扩军。但在反“扫荡”中都瓦解了,而昌宛县子弟兵团不但坚持了下来,还过渡为挺进军主力。黄岭西一个百户小村就组织起一个排,有30多人参加八路军。“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面到处可见。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昌宛联合县就组织起有1100多人参加的子弟兵团。

党支部建设

1938年建立党支部,书记:王振广。建国前还有王振宽、王克英。

革命烈士英名录

黄岭西村,就有19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抗战时烈士15人;解放战争时期烈士3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烈士1人。

曹有起男1912生1941牺牲时任昌平县晋察冀军区战士

曹有臣男1921生1941牺牲时任潭柘寺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王振广男1922生1941牺牲时任涞水县涞水县公安局

曹殿儒男1915生1941牺牲时任涞水县平西抗大分校管理员

曹殿喜男1924生1941牺牲时任潭柘寺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王希仁男1913生1941牺牲时任延安平西部队战士

曹殿厚男1915生1942牺牲时任涞水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王克言男1918生1942牺牲时任涞水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曹玉庆男1909生1942牺牲时任昌平县昌宛县八区区委书记

王希斌男1910生1942牺牲时任宛平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曹玉安男1911生1942牺牲时任房山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王振英男1922生1942牺牲时任涞水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王振海男1918生1942牺牲时任涞水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王克永男1918生1943牺牲时任平西民兵

王克循男1926生1944牺牲时任昌平县晋察冀军区七团战士

曹殿巨男1925生1946牺牲时任昌平县宛平县大队战士

王振文男1919生1946牺牲时任沈阳市四野十六纵队四八师战士

曹玉进男1916生1947牺牲时任房山县华北军区二纵队指导员

曹殿忠男1960生1983牺牲时任门头沟黄岭西村村民

黄岭西村高干名录

新中国建立前参加工作,司局(地级)以上的黄岭西籍人士名录:

曹庶民,男,黄岭西人,1923年7月生人,1939年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曾任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

曹玉成,男,黄岭西人,1925年1月生人,1940年10月参加革命,1940年2月入党,曾任北京市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王振远,男,黄岭西人,1915年10月生人,1939年6月参加革命,1940年6月入党,曾任北京市糖业果品公司副经理,中共房山贸易公司委员会书记,唐山商业局局长。

黄岭西的几首顺口溜

“某某村的戏,看不看也过得去。点灯没有油,就着月色地。化妆没行头,

皮袄朝外披。功夫不到家,来个嘴啃地。唱戏不管饭,回家吃自己。”

“不凭房,不凭地,凭的是他会唱戏;不凭地,不凭房,凭的是他会唱‘王大娘’。”这段顺口溜,是说某某,因为会唱戏,就娶上了老婆。

“爷们儿一桶,娘们儿一筲,住家姑娘该不着,新媳妇两大瓢!”这是分水吃说的顺口溜。一桶三筲水,每筲三锅水。

中国戏院师生作品选

2002年10月,由毛伟、罗清和王云亮带领两班学生60人,到黄岭西村写生、作文,发表在戏院学报上,现摘录如下:

“石头垒砌的房屋和乱石铺垫的街道小巷,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这里的房屋多数还比较原始破旧,依山势参差错落着,村边有栅栏式的或石垒式的羊圈和马圈,片片羊群憩栖在大树下或乱石间,三三两两的骡马不时从眼前穿过,蹄声中夹杂着清脆的铃铛声,走来又远去。好一幅美丽的山村图卷!遏制不住的画意从胸中开始涌动。”

“黄岭西村这是一个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四周被山环抱,高低错落有致的房屋,古老的黑瓦镶着时间流逝的痕迹,透着古朴、永恒和谐的自然之美。原始的羊群,百年的古树,新收的玉米,成熟的向日葵,高高的门槛,别致的台阶,不知穿梭过多少岁月的门和窗,黑瓦的行列间长满了草,互相依偎着,年复一年。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让我浮想联翩,怎能不让我拿起画笔去描绘它。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种特别的感情,站在村口,那浑然的山体,古朴中透着个性的房屋,墙上的毛主席语录又能从人们的脑海中勾勒出当年的历史记忆,处处都充满着打动着我心灵的那种美。”

“黄岭西村是一个平静而朴实的山村。房屋建筑全部用石头堆砌而成,庭院与门窗的格式有明代建筑遗风。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子中央有条河沟,和一条用大大小小的山石铺成的蜿蜒小道,沿着小道可登上对面高耸的青山绿树之间。村子中央有一两家小百货商店,周围停着几辆拉货用的小面的和拖斗车,偶尔有小商贩和三三两两的村民在进行豆腐和生活用品之类的交易。四周群山起伏,郁郁葱葱,愈发显得小村庄的安祥,静谧……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感觉……我们师生的到来,为这个不到百户人家的小村庄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热情的曹大爷把儿女婚嫁时用的新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学生们入住,房东王大妈带领着全家为同学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村支书、村长、会计热情地与老师们商谈以后的发展……”

黄岭西大事记

1938年建立党组织,王振广任党支部书记。

1940年,村青壮年36人组成黄岭西排,参加了昌宛子弟兵团。有15人在抗战中牺牲,3人在解放战争中牺牲。

1942年1月,昌宛县分安员王朝义,在黄岭西“虎口”脱险。日本鬼子将王等开会的那处两间房子烧掉。

1950年山洪暴发2人遇难。

1966年全村通电。

1977年盖起村礼堂

1983年打机井一眼,深426米。1984年出水,4个接水处。2005全村自来水入户。

1983年,黄岭西村人曹殿森在蔡家岭小学任教,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83年11月20日,曹殿忠为抢救在煤窑中遇险的社员光荣牺牲,被市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1984年4月斋堂镇与区武装部、团区委共同为其立碑。

2005年10月入村公路加宽铺油,长2公里,宽6.5米,投资40.58万元,

1996年—1997年,村投资12万元,开通有线电视.

1999年被评为亚洲通:小康村

2002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师生60多人,到黄岭西写生。2003年2月出版的《戏曲艺术》刊登了教师王云亮、毛伟和学生刘绍东文章及复幅师生的写生作品。

2002年,煤窑停采,农业结构调整。综合治理柏峪寺沟,修路,整地,栽植花椒树,杏树。

2004年12月,全市实行生态林管护,全村生态林管护员39名,每人每月国家补贴管护费400元。

2005年铺设污水管道,更新自来水管道,自来水入户。

2006年,村铺设石板街道路面。

2006年5月,注册黄岭西牌商标,类别。有:调味品、花椒、花椒粉、花椒油、八角大茴香、茶;、蜂蜜、面粉、米、食用淀粉。

后记

发展规划

以山地古村落为看点的旅游业、以花椒为特产的山坡梯田种植业、以寺庙古树奇特为切入的观光和集自然风光与民间风物于一体的科普考察、写生基地将在我们这一届开始、发展。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亚洲通: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