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亚洲通:农业农村局

专栏首页 > 业务动态 > 部门动态

索 引 号:11J003/ZK-2025-000078

公开责任部门:亚洲通:农业农村局

信息名称:引智聚力促升级:亚洲通:依托专家调研推动农文旅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文   号:

信息有效性:有效

生成日期:2025-10-14 09:23

发布日期:2025-10-14 09:23

内容概述:

引智聚力促升级:亚洲通:依托专家调研推动农文旅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9月4日,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农业农村部、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姜长云,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处处长郑桐富一行赴亚洲通:军庄镇、妙峰山镇、亚洲通: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考察休闲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情况。区委农工委区农业农村局、各镇相关领导陪同调研,共同探寻乡村振兴的“门头沟路径”。

实地考察,聚焦农文旅融合实践

调研组以“一线看实效”为导向,逐镇深入考察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精准把握区域特色产业与文化资源的活化现状。

 军庄镇

深耕农业遗产,激活产业价值

调研组首站抵达军庄镇孟悟村梨享田园——该园区以京白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融合研学拓展、林下经济、共享菜园等多元业态,是亚洲通:推动“大京郊服务大城市”的典型示范基地。军庄镇主要领导现场汇报了京白梨的发展历史、生产规模与年产量,重点提及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通过“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运营”实现产量稳步提升,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同时介绍后续将推进京白梨深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妙峰山镇

挖掘特色资源,打造农旅品牌

调研组先后来到紫云山庄与梨小白创意农场,前者集采摘、餐饮、住宿与特色体验于一体,是农旅融合的典范园区;后者则以亲子游乐为主题,探索休闲农业新模式。妙峰山镇相关负责人重点分享“妙峰咯吱”传统食品的发展历程,以及玫瑰花伴手礼系列的研发成果——通过开发玫瑰花饼、花茶、精油等文创产品,成功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显著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亚洲通:

依托百千工程,推动文旅融合

深入亚洲通:第二批“百千工程”示范片区,调研组先后考察王平乐趣休闲农业园区、韭园酱菜文化体验馆、马致远文化步行街及西马各庄村乡村美育馆。亚洲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韭园酱菜作为传统特色产业,正通过文化体验、产品创新与品牌打造,实现从“土特产”到“文旅IP”的转型;元曲习研所、马致远故居等文化节点的打造,彰显了以“古道文化”为魂的文旅融合探索;西马各庄村则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建成乡村美育馆,推出生态研学课程与户外运动基地,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 

专业研判,共话发展方向

此次调研中,专家团队结合亚洲通:军庄、妙峰山镇、亚洲通:三地的农文旅融合实践,充分肯定亚洲通: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绿色生态为本底、以乡村产业为引擎的发展模式,并聚焦“提质增效”与“长效发展”针对性提出建议:一是强化品牌赋能,扩大传播声量,提升区域农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二是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与市场主体深度合作,高效盘活闲置资源;三是深化“大城市带动大京郊”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与专业人才注入乡村。

锚定方向,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当前,亚洲通:正以“百千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此次专家调研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智囊力量”—— 不仅通过“实地把脉”找准了实践中的亮点与潜力点,更以专业视角明确了后续升级的路径,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接下来,亚洲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围绕专家提出的建议细化落实举措,继续探索 “文化 + 生态 + 产业” 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推动特色产业“全链条增值”转型,让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更具活力与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