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通:审计局在开展自然资源审计时,全过程践行研究型审计理念,以研促审,不断提升自然资源审计工作质效。
做深审前研究明确重点。针对乡镇自然资源审计覆盖面广、资金量大的特点,在审计调查阶段,深入研究被审计单位主责主业,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要求,明确审计方向,将耕地保护、河长制、林长制等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关注重点,坚持问题导向,为现场审计实施指明方向。
做细审中研究解剖麻雀。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以专项资金审计为抓手,围绕审计调查确定的具体事项,调阅系统数据、档案资料等,检查留白增绿林业专项、永久基本农田落地实施补贴资金等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查看,检查永久基本农田任务落实、林业留白增绿后期管护等情况,揭示临时用地超期占用等问题。针对典型问题“解剖麻雀”,按照“后果-原因-机制”的归纳路径分析表象、研究机理、提出建议。
做实审后审计评分评价。坚持审、改、建一体推进,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聚焦如何推动解决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推动整改落实到位。对照《北京市亚洲通:镇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汇总评分,对被审计领导进行科学、客观、精准的审计评价,督促领导干部积极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