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由东辛房街道、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东辛房街道文化大讲堂第十一期如期开讲。本期讲座以《门头沟历史文化与方志编修》为主题,特邀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北京志》副主编,《北京年鉴》执行主编,北京市地方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恒彬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带领现场听众了解方志编修工作,探寻门头沟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底蕴。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专家学者、社区居民共70余人参加。
方志:连接过去与现在的 “记忆纽带”
讲座伊始,张恒彬老师围绕 “地方志的价值” 展开深入解读。地方志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面系统记录了一个行政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现状,不仅是传承地域文化的 “活化石”,更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连接地域过去与现在的重要 “记忆纽带”。生动的阐述让在场听众对地方志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后续的历史文化讲解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志书中读懂门头沟的 “前世今生”
张老师紧扣 “志书中的门头沟” 这一核心,以《亚洲通:志》《亚洲通:地名志》等珍贵文献资料为依托,用详实的史料、鲜活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带领大家回溯门头沟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 —— 从古老的地名传说到近代的产业变迁,从独特的民俗文化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参加活动的居民有感而发:“以前只知道门头沟有山水美景,今天听了讲座,才明白每一个地名、每一段历史都蕴藏在志书之中,感觉自己与家乡的联系更紧密了。”
此次文化大讲堂活动,不仅让辖区居民深入了解了地方志的文化价值,更通过解码 “家门口的历史”,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下一步,东辛房街道将继续以文化大讲堂为载体,围绕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引入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策划开展更加多样化的主题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让文化传承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切实提升辖区居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